Media Center
2018年11月13日

隨行付實力破局第三方支付行業線下場景與技術爭奪升級戰 (Chinese)

原文鏈接:【同花順】 2018-11-13 | http://field.10jqka.com.cn/20181113/c608113934.shtml

易觀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爲6.96萬億元。對於第三方支付而言,未來發展的關鍵是需要具備强大的下沉能力,才能順利、高效地拓展線下場景,幫助商戶經營運作。因此,今年以來多家支付機構使出渾身解數加速布局,紛紛構建圍繞自身的支付生態體系,瘋狂搶占線下場景。

技術服務是是B端支付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因爲客戶需要的是數據以及海量數據(603138)分析處理技術。所以B端場景中它們無疑是未來移動支付的生産力。C端亦是如此。當第三方支付公司業務發展到一定的規模時,海量數據的分析處理與精細快速的功能迭代就變成對技術支持的基本要求。

只是C端支付已是紅海市場,To B的萬億藍海吸引力巨大,成爲今年9月集中爆發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唯一風口。那就是「2B」轉型,事實上這場在第三方支付行業燃起的戰火半年多前就開始了,隨後席捲整個金融科技市場。

不過在追逐風口的浪潮裏,總還是有人在堅守的。隨行付作爲老牌第三方線下綜合收單機構,始終堅守在線下發揮其下沉能力。人們不禁疑問,當金融科技企業聚焦To B還是To C時,隨行付是基於何種的邏輯做出卡位線下場景的企業發展戰略?

苦苦拓展線下場景,才能積累海量交易數據資源

拓展線下場需要的是渠道下沉能力,作爲一種短期無法複製的能力,幷非一朝一夕完成,隨行付深入下沉。7年之久,成爲當之無愧的「看得見的苦力」,當然做得了苦力自然就有豐厚的收穫。

據易觀《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分析2018》報告顯示,專心投入線下的隨行付,也實現了線下小微商戶數量在位列收單機構第一,線下場景綜合實力排名收單機構第二。這個排名的含金量之高,看看隨行付都爲此做了什麽便知。

分散在全國各地,甚至三四五線的縣城、村鎮中的小微商戶占據了我國大部分市場份額,然而他們往往被長期忽略。第三方支付機構面臨找到他們幷服務於他們的巨大挑戰,而隨行付基於强大的渠道下沉能力,快速打通這一場景,實現了點對點解决小微商戶的支付經營的問題,幷圍繞商戶場景化需求爲出發點,輸出貼合創新場景的支付解决方案。

隨行付下沉到這樣的線下場景中,就是爲了給小微商戶提供個性化運營服務,幷在他們在原有業務基礎上,打造出更多滿足他們需求的延伸服務産品。例如移動支付便民示範工程建設項目已實現新增銀聯 「雲閃付」交易3600萬筆,累計月均活躍商戶逾3萬戶。

目前隨行付已經建設50余個菜場商圈連同便利店商圈等場景,爲6000余家商戶實現了對銀聯移動支付的受理支持。當然,像農貿市場、便利店等,不同的場景支付需求不同,要依靠研發團隊設計多樣的受理端産品,才能實現多種支付形式。隨行付在這一切的背後是靠「研發苦力」團隊實現的。

艾瑞諮詢《2018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商業職能變革研究報告》稱,2016年我國小微商戶有660萬家,銷售額高達2.3萬億元。,這些場景的銷售額均有可能被納入第三方支付的業務版圖。

面對96費改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收單服務費利潤分配率被壓縮的現狀。專注綜合線下場景收單機構的隨行付在激烈競爭的金融科技中,如何站穩脚跟的?

依托金融科技打造生態平台,不懼激烈競爭

業內常常提到的通過機器學習、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建立風控模型,在隨行付看來只是「標配」。所以隨行付於2015年初就啓動基於微服務的全系統升級改造計劃。僅一年時間,就完成基礎架構的平滑升級,擁有80多大大小小的微服務組,完美實現了超萬億交易流水的業務需求。

目前,隨行付建立了以調用鏈跟踪系統、私有雲平台、數據同步中間件(Porter)、微服務治理平台、人工智能審單系統以及交易預警系統爲主的技術體系,研發團隊和開發商業化超過40個信息技術系統。通過內部建模和實時計算,能够在服務調用發生异常的一瞬間,定位到具體的服務節點,從而給排查解决問題預留出大量的寶貴時間。

隨行付將關注點更多的放在提高服務水平,打造綜合實力上,在行業細分領域深耕細作,持續下沉線下,爲支付服務的全面鋪開打下堅實基礎。技術上走在前列的隨行付,更是選擇開放的態度。近一年已經推出了幾款開源社區的中間件産品,向行業輸出解决方案,助力金融科技的共同進步。

金融科技賦能第三方支付行業,隨行付依托於此,成功拓展線下場景積累商戶資源,不僅帶來寶貴的交易數據資源,還提前了「打造金融科技生態平台」的布局。糧草先行的場景下沉,未雨綢繆的技術戰略,都使得隨行付成功在這一場激烈競爭中完勝破局。